民進黨大刀闊斧實踐政治理念,新的社會對抗氛圍反而隱隱然凝聚,前總統陳水扁再度動見觀瞻,又牽動起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。保外就醫的陳水扁日前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,被民眾拍攝影片po上網,卻遭陳致中的批評和扁支持者肉搜,拍攝民眾更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言語恐嚇,迫使拍攝民眾向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求救。高雄市長陳菊則呼籲大眾要尊重陳水扁的隱私,不要干擾陳水扁,並強調台灣社會不需要有更多的對立。
陳菊的呼籲,我們是同意的。陳水扁目前既處在保外就醫的狀態,就算他昔日曾是如何呼風喚雨的公眾人物,今天還是應享有最起碼的個人隱私台中公司行號申請與法律保護,也包括不被人任意干擾的權利。就算我們尋常人也都不願意被陌生人隨意拍攝,或被po上網等,陳水扁自然有權捍衛他的隱私。他雖因弊案遭判刑確定且刑期未滿,但畢竟早已不在其位,政治社會實質影響力有限,刺探他的隱私是否適當,並非絕對,以道德為理由輕易侵犯他人隱私,則是不應該的。
台中設立公司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但這也並不意味,陳水扁的支持者就可以對拍攝者恣意妄為,指控其造假,對其進行肉搜,並糾聚在網路上加以言語恐嚇,造成當事人心生恐懼,形成另一種「綠色恐怖」,此舉已惹來談話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在臉書上痛批:「在台灣,只有台獨才有言論自由和人身安全嗎台灣電動床工廠?」換言之,捍衛陳水扁隱私權是一回事,但在網路進行肉搜與恐嚇,則是另一回事了!
發展到這個階段,再鬧下去肯定難收拾!陳菊沒說錯,台灣社會真的不需要更多的對立,陳水扁下台已近9年,屬於他個人的功過,歷史自有論斷,他的司法訴訟也其實差不多都已走完,就讓司法歸於司法。台灣內部不同政治立場的支持者,對他都還存有明顯的好惡情緒,任何細微的擦槍走火都可能釀成政治風暴,讓某些個人突發性的作為釀成更大的社會對立,老實說真的是完全沒有必要。
這就好像不論哪一個政黨執政,處理阿扁的特赦議題,都宛如燙手山芋。馬政府時代抓著司法程序沒走完,但依然順從「客觀政治情勢」允許保外就醫。如今蔡政府所承受的壓力顯然更大,從蔡英文上台第1天起,獨派大老呼籲特赦阿扁的聲浪就沒斷過,但蔡政府遲遲沒有作為,獨派團體甚至直接點名法務部長邱太三沒有作為,意圖逼迫蔡英文總統也順從「客觀政治情勢」。
蔡英文究竟該不該特赦陳水扁?適法性與法律程序之外,更關鍵的還是政治判斷。這還涉及台灣社會總體民意對陳水扁當年所涉及的貪腐案件,究竟持什麼樣的立場。不諱言地說,至今為止這種民意仍是依藍綠對立靜電機分割的!換言之,特赦陳水扁,可能會讓一部分的民眾雀躍,卻也會讓另一部分的民眾跳腳,它不一定能讓台灣社會的撕裂有效緩和,反而很可能擴大對立,相信這也是蔡英文就算內心很想特赦陳水扁,至今都未採取行動的主因。
只不過,依目前的政黨版圖分布,在綠絕對大於藍的情勢下,連不認同《中華民國憲法》的大法官都能提名過關了,綠營想做什麼事,甭說是已經被打趴靜電抽油煙機的藍營,基本上是誰也都擋不住的了!如果特赦陳水扁在適法性尚無爭議,蔡英文今年沒有特赦,明年呢?後年呢?只要屆時搬個漂亮的理由與時機,特赦應該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!
此刻該自我調適的,或許是藍營的支持者!一個已經下台快超過9年的政治人物,還需要再為他牽動莫名的情緒嗎?他所涉及的所有貪腐案件,司法都已做出確定判決,永遠都無法再抹去。不過2個月前,陳家以貪汙所得在美國所購買的兩處不動產,經美國司法部沒收拍賣150萬美元,並將這150萬美元匯返台灣。這是繼「海角7億」、瑞士AVALLO公司帳戶2億多元後,第3筆匯返台灣的扁家海外不法資產,3筆資產總金額逾新台幣9.4億。這些鐵一般的事實,誰又能抹得掉呢?
陳水扁能不能特赦,既是法律問題也是政治判斷問題!法律對特赦問題有明確的規範,相信蔡英文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在遵循法律前提下做出判斷。倒是我們的社會,真該走出圍繞著陳水扁鬧對立的階段了,這一點,同樣需要藍營支持者智慧的政治判斷!
(中國時報)
- Nov 01 Tue 2016 19:42
社論-不要再繞著陳水扁鬧對立了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